贵阳列举网 > 教育培训 > 职业培训 > 贵阳插花花艺培训就到学庚花艺
贵阳
[切换城市]

贵阳插花花艺培训就到学庚花艺

更新时间:2019-07-25 13:41:52 浏览次数:84次
区域: 贵阳 > 贵阳周边
类别:技能培训
地址:花果园财富广场
一、西方式插花艺术源远流长,西方式插花艺术起源于古​‌‌埃及。多为祭奠用花: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期间,插花应用更为广泛,人们将多种鲜花插满花瓶,花篮,作为室内装饰陈设,当时的花卉中心在法国:17-18世纪,随着航海业的发展,插花得到交流传播和发展,插花作为艺术品成为画家绘画的对象,同时,顺应当时的服饰要求,胸花应运而生,19-20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为英国昌盛期,花卉中心逐渐转移到英国,铁丝的运用很普遍,贴花的形式也逐渐发展起来,西方插花逐步走向系统化和理论化。
1、风格和特点
(1)用花的种类和数量多(草花为主,花枝繁茂)
(2)构图上多采用均衡或规则的几何图形(讲究完全对称,追求块面和整体效果,雍容华
贵之感)
(3)色彩浓重艳丽(气氛热烈,豪华富贵之气魄)
2、传统几何型造型要求
(1)对花材的要求:花硕大,艳,多用草花。根据形状和构图分:骨架花,焦点花,补花
(2)对花材长度的要求
A、花器外露,长花枝为容器尺寸的15-2倍
B、花器不外露,与摆放和环境决定花型的大小,高花枝来定,高,花型就大,低,花型
就小
3、基本花型
三角型、型、水平型、扇型、圆锥型、倒T型、L型、S型、弯月型、不等边三角型等
二、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1、东方式插花艺术起源于中国,从先秦的原始阶段到汉魏南北朝渐趋成熟,隋唐开始昌盛,
宋代转入精雅,明朝达到高峰,清代开始渐微,至今日再度复苏,大致经历了先秦的原始阶
段、汉魏南北朝的初级阶段、隋唐五代的昌盛期、宋元的精雅期、明代的完善期、清代的衰
激期和20世纪80年代的复苏期。相比之下,起源于中国的东方式插花自隋唐时期传入日本
后,即在日本迅速发展,直到20世纪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插花走向世界
相传6世纪时,日本天皇的使者小野妹子把中国隋朝佛教的祭坛供花带回日本,并在日本京
都的六角堂建立了插花池坊流。后来,我国袁宏道的《瓶史》被译为日本出版,被日本插花
界率为经典,后又因为插花艺术的不断进步,又现了“小原流”和“草月流”,与“池坊流”
并称日本插花三大流派。
2、中国式插花的表现形式
(1)运用线条技法:线型材料,多用木本花材,产生动感,有延伸的余地和空间,不同风
格的线条表达不同的内活。强烈表现空间美和外延美
(2)写意,写实的技法
写意:用粗大的材料,随意,粗放,大片大片的叶子的运用,大概的面貌。
写实:清晰可变的线条,色彩鲜明,具体面貌
写景:可写意,写实相结合运用
3、中式构图要求
(1)宾主:突出主体。
(2)比例:材料,花瓶,环境之间的比例,雄壮有力的枝条可短些,纤细飘逸的枝条可长些,色彩鲜艳的花朵可少些,素淡的花朵可多些
(3)呼应:主要是情势上和色彩上的呼应。上俯下仰,顾盼有请。
(4)留空白:使人有观赏和想象的余地,给人以无穷无尽之感
(5)对比:高低、疏密、大小、虚实、色彩对比。对比的手法在传统东方插花艺术中称为“破”如直者以曲破之,横者以竖破之,圆者以长线破之
(6)意境:东方式插花非常注重花材所表达的内容美即意境美。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
内涵丰富多彩,意境储蓄深远,耐人寻味,除了在构图上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和寓意外,花材本身也给予了特定的性格和寓意
①以花名的谐音定意
大丽花:大吉大利,大喜之兆
富贵竹:大富大贵,发财好运
百合:百年好合,万事如意
水仙:水中仙子,神圣高雅
桃花:好运将至,大展宏图
万寿菊:健康长寿
勿忘我:花中情种
万年青:青春长驻
2以花木的形象定意
石榴(一株多子):子孙满堂,后代繁荣
竹子:虚心,高风亮节,节节高升
③以花木的生长习性定意
梅花:傲雪凌霜怒放,象片毫不畏具的品格
兰花:高洁幽香,是淡泊名利的君子之花,象征高风亮节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纯洁无邪
松柏:挺拔坚强,坚贞不屈
贵阳职业培训相关信息
12小时前
5月5日
注册时间:2019年07月24日
UID:624322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