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近日,上海一女子称其因点外卖给了差评,遭到外卖员上门、砸门、辱骂恐吓,还被勒索200元的“赔偿”。爆料视频显示,外卖员吼道:“差评给我取消掉!3分钟解决不了,我就弄死你!” 女子表示,在向外卖平台投诉后,对方只是提出补偿100元优惠券。2月1日,当事人张女士事后已报警。警方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外卖员因寻衅滋事被拘留十日。
【题目猜想】
此前,有称东莞一女孩因骑手迟到而给对方差评,导致对方上门拍视频辱骂并传播,名誉受到极大影响;在购物平台上,也有买家因为给商品差评而收到卖家寄的冥币和寿衣……种种因差评而起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让很多网友都表示“现在不敢随意给别人差评了”。对于差评遭威胁,你怎么看?
【中公解析】
一、表态
无论是外卖还是购物平台,引入评价机制的目的初都是为了对商家和外卖员的工作形成一定的监督和激励,从而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然而,差评机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逐渐变了味儿,成为相关行业生态恶化、“内卷化”的推手。
二、消极影响
(一)打消工作人员积极性
有些平台将有无差评、差评多少作为衡量商家和外卖员工作成效的标尺,因差评而导致的严苛处罚成为时刻悬在商家和外卖小哥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二)模糊好差评的功用
为了差评,越来越多的职业差评师开始出现在线上平台,试图通过恶意差评抹黑同行或勒索商家,正常的评价生态和秩序被打破,使人们无法获取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三)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
因差评导致的恶性事件让人们不敢在平台上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当侵权事件发生时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三、对策建议
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作为消费者都有权根据自己的主观真实感受及服务者的客观情况作出自己的评价,而不是基于同情心理或者其他因素作出违背内心的真实意思表示。消费者跟外卖小哥之间的互相伤害,爽的了一时,但爽不了一世。解决不了这种畸形关系,到了下次,该出现的还会出现,所以为了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控。
(一)评价机制的规范制定
平台的监管措施、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需要加强,特别是在今年的《民法典》中也需要将差评恶意的行为进行严令禁止,为消费者行使正当权利兜底,让消费者拥有给出差评的底气。
(二)评价机制的责任落实
在评价机制的制定上,相关平台必须负起应有的责任,平台必须建立起有效监管措施,实行差评追踪反馈,以及差评综合性判别,能够甄别真实性来给予双方公平公正的评判。
(三)强化人员管理
平台找人后应加强对于骑手本身的从业规范意识培养,建立起优奖劣惩的机制,利用平台反馈信息来进行积分,对于这样恶劣行径的骑手得到严惩,让的骑手能够得到认可,让骑手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正视差评反求诸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四)社会呼吁引导风气
发挥媒体作用,呼吁广大群众包括平台本身,在给出自己的评价之前,消费者和商家、外卖员之间也需要相互体谅、相互理解,消费者需要谨慎行使自己的差评权利,合理维护自身权益。让差评机制回归初心,我们的消费环境也才能更友好,消费体验才能更顺畅。
差评机制回归正轨
贵阳考研/公务员相关信息
2024-07-24
2022-04-19
2022-04-18
2021-09-29
2021-09-27
2021-09-13
2021-09-02
2021-08-30
2021-08-26
2021-08-25